十天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对于士兵们来说连续作战十天确实是一件要命的事情。但是,至少他们得到了一个好的结果。
魏延在城头上夜战发挥的作用比于禁和法正想象中的都大,天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多年袭城打出来了经验。
在他连续发力之下,城中曹军减员的速度远超预期,哪怕是实际上曹军总数比预期的三千人更多,还藏了两千预备队,也最终是让刘备军在第十天攻取了这座天下名关。
而夺取了函谷关之后,于禁立即开始向潼关前进,对一路上的城池和关隘,是能跳过就跳过,能不直接攻打就不直接攻打,向着目标潼关方向前进。
只不过,面对路途上的重要城市,比如说弘农等地,那就必须要特殊照顾一下了。
要知道,这种城市,卡在后退的道路上,尤其是补给运输的道路上。
如果不能尽快清理,那么潼关之战一旦不利,他们就可能是巨大的威胁。当然,所谓的清理就看当地官吏识不识趣了。
只是,有一些关键人物确实是难以争取,而且刘备军虽然早已规划这一攻势,但是要说能够说服这些大人物也绝对是不可能之事。
于是,张郃率领十五营士兵,不得不停下来,保护大军后路,并且看住附近城池。
尤其是弘农郡城,这里尽是曹军势力,树大根深。可是,这座城池不在通向潼关的主要道路上,那就只能是在关隘上留下一支大军防御。
从函谷关到潼关的道路本身颇为复杂,关隘城池甚多,于禁也不是钟爱冒险之人。再加上谁都知道曹操在潼关集结大军,若是突然攻击正在向着潼关进军的刘备军偏师,那也绝对可以给刘备军造成巨大的打击。
所以,即使是法正,也没有质疑于禁谨慎的选择和行军方式。
至少在于禁看来,他们这一路数量上步军总数不过三十五营,加上弓兵五营和骑兵五营,这些兵力如果能够牵制五万左右的魏军也就足够了。
甚至他对法正也表示,如果魏军派大军前来他就退守,如果数量与他们差不多,那他就要与对手决一死战。
在这个条件下,法正自然也是没有意见,总不能让自家兵马平白送掉吧?
所以,弘农分兵两路的时候,已经到了十二月初五。
这时候于禁突然分兵,在兵力大减的情况下增加行军速度,向着潼关前进,自然是因为整个战局出现了巨大而且全新的变化。
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临汾之战的结果,让刘备军进入关中的速度大大提前,魏军如今正忙着支援从临汾退下来的友军,没空顾及于禁所部。只要于禁所部没有造成直接威胁,或者暴露给西凉铁骑,那自然也就不会被袭击。
要说明这件事,就不得不说说刘备军在进入临汾盆地,走上通向潼关这条北线的之后的故事了。
让我们再次把时间拨回到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的十一月。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