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远征的全部注意力都深深沉浸在自己所讲的话语当中,整个人完全投入其中,压根没有留意到市长马青旭那身体前倾的动作。
三人之中,从动作表现来看,只有马青旭清晰而敏锐地意识到了王远征所说的话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至于王建之和李胤有没有察觉到这其中答案的关键重要性,那就无从知晓了。
听到市长马青旭的急切要求后,王远征微微停顿了一下,眼睛紧紧地盯着沙发前的茶几,目光深邃而专注。
随后出声说道
“与地方的财政税收共享,增加zy的财政收入。再加上刚才说的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入世这几件事,重重叠加起来,我猜测。”
此时墙上钟表指针转动的声音就好像被扩音器放大了般似的,整个办公室里都回响着指针转动的声音。
“不出一年的时间,zy就会进行企业所得税改革。”
马青旭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右手放到茶几上,手指轻轻且有节奏地敲击着茶几。
此刻有一个极为矛盾的问题清晰地摆在马青旭面前。
王远征说的“企业所得税改革”有理有据,不管是从入世、统一大市场,还是平衡地区间差距这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完全符合那所谓的“企业所得税改革”的答案。
就好像有人精心策划、巧妙布局一般,将几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天衣无缝地结合参考到一起,最终得出了未来税收改革的结论。
王远征凭借前世的记忆,早就清清楚楚地知道了在2002年1月1日,gwy将会印发关于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文件。
但他绝不能直接将现在还未发生的未来之事直接告知领导,就算他说了,自己的老板王建之也定然不会轻易相信。
王远征只能依据结果去推导原因,想出、推理出更符合国家利益,更加合理的理由。
只有如此,才能够大大增加领导对于企业所得税改革这件事的信任程度。
王远征早早就在谋划此事,半个月之前就开始不辞辛劳地收集各种文件资料,以及东西部的各类详尽数据。
为的就是找出国家税制改革的根源所在,以此来告知领导,期望领导能够相信这个结论,并且依据这个结论,提前进行部署,从而保障京都的财政收入。
只不过今天事发突然,王远征自身认为能够站在这里就已经是万分荣幸了,压根没想到市长马青旭还会让他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王远征当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经济结构改革,而是研究了半个月之久的企业所得税改革。
在经过短时间的自我思想斗争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说出税制改革这件事,因为税制改革倘若不提前规划部署的话,真的会极大地影响京都后年的财政收入。
马青旭对于王远征的推理和结论极其认可,心中甚至有一种“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的惊叹想法。
可事实未必和王远征所说的完全一致,他作为京都市长,含金量极高的正部级干部,说一句天线直达天庭都不为过。
他愣是没从财政部和其他部委听到哪怕一点点关于税制改革或者财政之类的消息。
按常理来说,要是平日有个政策或者zy文件之类的动向,他必定会早早知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