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杜玉明一行人前往萍州下辖的兴和县调研。
兴和县方面的领导,直接站在高速路口站点列队欢迎,这可是最高的待遇了。
队伍也是无比庞大,简直是兴师动众。可想而知,如果每次上级领导来调研,基层的人都要等候,那他们还有什么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还有什么精力为人民服务。这在后世,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但当时,还是一种风尚,显示出了隆重的待客之道。
风气的改变,非一时之力,而是需要久久为功。
想到这儿,王宏伟觉得身上的担子又多了一层。
眼前,兴和县委书记和常在、县委副书记、县长陶兰领衔,全体在家班子成员都列队欢迎。
堂堂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蒋萍竟然成了一个联络员的角色,各种跑前跑后,递水送茶,准备物品。
对于一个偏远的县城来说,省委办公厅的领导过来调研是最大的事情,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杜玉明率先下车,接着是陪同的杨答勇。
和常在赶紧上前,说道:“杜处长,杨秘书长,各位领导好,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您们盼过来啦。”
见杜玉明朝他握手,他伸出双手,满脸笑容地向前,两步并作一步,紧紧握住了杜玉明的手。
伸出双手以示尊重,姿态放得很低,一看就是一个会来事儿的领导。
省委办公厅的权力,大家自然都知道。
特别是无根之人,对于来自上级的调研更加重视,这是结交人脉的重要渠道,很可能因此结缘而获得升迁机会。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接来到了县委大院。
在会议室内,准备好了汇报。
从县委书记到班子成员,都是满面笑容,热烈欢迎。
和常在充分表达了对领导的欢迎和感谢,句句不离领导,都是领导们辛苦了之类的,欢迎领导批评指正。
虽说是调研,可下面都是一副诚惶诚恐地表现。既是考验,也是机会。不能当成单纯的调研,而是当成检查考核看待。
如果表现好,可能以后的仕途会顺利不少。如果表现不好,能不能继续干下去都两说。
接下来,县委副书记、县长陶兰汇报兴和县发展整体情况。
因为兹事体大,于是大谈发展创新,各种工作成绩。
“兴和县发展质态加固向好。项目支撑强劲有力。制定加强双招双引工作意见,成立高端铝、装备制造等八大产业发展专班,建立起“产业办对接项目、联商会评审项目、落地办推进项目”工作体系。争取专项债券资金1.23亿元,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11亿元,超年度计划44.1个百分点......”
“兴和县城乡建设持续发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完成,“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正式启用。空间布局优化拓展。创业大道北延工程路基施工完成,新改建路网10公里......”
“兴和县民生保障更富成效。全年民生支出3.8亿元,增长15.7%,占财政总支出的82.7%。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6269个,城镇新增就业5560人......”
这材料写得还是很有水平的,看得出来下了一番功夫。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