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朝议(1/2)
大唐贞观十一年,十一月朔朝。
宰相们早早来到宫门前,躲在小屋子里取暖,闭目各不交谈,只是静静等待即将开始的朝会。
该议论的,昨晚已经议论完毕。
不过出兵漠北如此重要的事,不管是真的集思广益还是走个形式,一定要拿到超会上讨论一下,最好讨论的热烈一些,然后满朝文武一致同意出兵。
在等待时,李承乾悄然来到了宫门前,身边自动聚拢起东宫的属官,以及一大帮附从太子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四、五品的中级官吏。
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员即使站队也是李承乾持晚辈礼拜见,大家都是开国和陛下一起打天下的老家伙,当初天策上将府里琢磨造反,一个都逃不了。
“殿下,臣听说魏王括地志已经开始编纂,东宫是不是也针锋相对编纂一部书籍,或者校正儒道典籍,天下纷乱数百载,典籍错有缺漏。”
“不必。”李承乾摇摇头,一脸正色道:
“就算魏王编纂成了括地志,孤还是太子,既然是太子就要做好太子该做的是,前几日营州上奏,高句丽有所异动,张俭请求增派兵马运输粮草,孤昨日和几位先生议论了一番,营州眼下确实有些空虚,如果高句丽和薛延陀合纵,河北道就危险了。”
“如今关东兵马粮草大半在洛阳,从洛阳转输兵马粮草最好走运河,但自从大业战乱以来,运河多有荒废。”
“身为太子就要做一些实务,朝廷有史馆、秘书省、弘文馆,何须东宫再立一馆?”
李承乾自信的笑着环视围拢在自己身边的属官,远远眺望李泰的目光充满胜利者特有的骄傲。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太子岂能张于深宫妇人之手,不出镇一方,如何知道稼穑之艰辛,生民之不易,如何能治理好天下?”
先前还只是和李泰分庭抗礼,如今却已然远超魏王的气势。
而在魏王这边,同样是人头攒动,几十人围拢在魏王身边。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