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阅读记录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春日迟 > 第九十五章大结局

第九十五章大结局

    第九十五章大结局(1/2)

        阿蕤精心挑选了这真定城作为试点的原因有两个。一来真定城周围良田千亩,磨坊供不应求,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二来真定城是州牧府所在地,而此地州牧的妻子也是阿蕤熟悉的一个人。确切来说,阿蕤熟悉的是这位的母亲。

    这位州牧出身名门,正是抚远侯沈家。而他的妻子正是湖阳大长公主之女承安县君。湖阳大长公主为人低调却疏朗大气,永远没有汝阳大长公主那么张扬,她的女儿也是如出一辙的性情。承安县君嫁给沈大人之后,并没有留在京城之中,而是坚持和丈夫一起外放。

    承安县君怜弱惜贫,性情干脆利落又镇得住场面,据说有时甚至会帮着丈夫一起打理州牧府的事情。阿蕤在得知了此事之后,就觉得这位承安县君是个合适的人选,她正愁无人替她打理地方上的皇商司呢。

    隔日,阿蕤就请湖阳大长公主入宫小坐,言谈之间含蓄地透露了这个意思。湖阳大长公主自然喜不自胜。谁不知道卢皇后手中的皇商司简直就是个聚宝盆,人人都想沾一沾这个香饽饽。

    如今卢皇后亲自抛来橄榄枝,湖阳大长公主岂有不答应的道理。不过湖阳大长公主也听出了卢皇后的言外之意,尽可能地照拂当地的女子,让她们的境况更好过一些,最好是在皇商司里安排女子作为管事。

    很快,真定城里的皇商司就收到了来自京城皇商司的两个命令。暗地里和皇商司命令同时发出的,还有湖阳大长公主写给女儿的一封家书,信中含蓄透露了卢皇后的打算。

    这两道命令,一是让负责磨坊的一干人等除守卫之外,全部回到真定城中皇商司里,负责后续的作物推广。随之而来的,还有一箱箱用泥土封存的红薯苗,这就是需要他们推广的作物了。

    一群人围着被送来的红薯苗面面相觑,不明白这黑糊糊的东西为什么值得卢皇后大动干戈千里迢迢送来真定城。好在随行也送来了研究院早就弄清楚了的红薯种植方法。

    二是让皇商司招募女子去磨坊做工,首先招募亲眷死亡、无家可归的女子,后面再慢慢扩大到有家有室的女子。工价可以比男子压低些,但是要提供一定要一日三餐。三餐不限量,吃饱为止。

    最后这点是萧绰特别提醒的。萧绰在后世就听说过不少偏远山区要求学生必须当场喝完牛奶,否则即便倒掉也不允许带走的规定。她刚开始也很是不解,后面才知道,如果允许学生带走,那在这些男尊女卑的偏远地区,女孩子们永远也不可能喝到属于自己的牛奶。

    三餐也是同一个道理。萧绰已经不是过去单纯的贵女,她清楚知道,在这个时代能一日三餐吃饱饭就能算是小康人家。如果允许女工们把餐食带回去,那女工们八成根本吃不下这些食物。

    到时候对于这些女工来说,就是白天要在磨坊里工作,晚上还要回去操持家务,提供的三餐更是和她们没有一点关系,可能白天为了省下口粮带回家去还要饿上一整天。这不是在雇佣女工,这是在要她们的命。

    阿蕤也清楚这个道理,改变人们的观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她们至少可以从让女子能吃饱饭开始做起。

    皇商司的管事们很是不能理解皇后娘娘的旨意,就算雇佣女工的工价比男子低一些,可是粮食价贵,提供的一日三餐早就这部分的差价给加了上去。算起来雇佣女工也不便宜多少,甚至还更麻烦。

    好在皇商司的一众人等都对于皇后娘娘用着无条件的信任和盲从,一提起皇后娘娘和萧大人那都是“这可是皇后娘娘说的,这可是萧大人的主意,那还能有假。”加上第二日州牧夫人承安县君就走马上任,带着皇后娘娘的手谕前来打理真定城中的皇商司。

    这才让两件事情都顺利的推行了下去。

    且不提四处推广红薯的磨坊之人有何等进展。自从磨坊放出消息要雇佣女工之后,不少人家眼热女工的那些工钱,都让自家的媳妇儿、儿媳妇、妹妹、女儿、孙女来磨坊做工的。管事们甚至还遇到过带着自家老娘舔着脸,想来磨坊做工的。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热门推荐
民国第一女律师 江清清宋时宴 灵气复苏万族峥嵘,我尘世闲游 林阮周傅川 姜凌天 龙天宇 绝世妖神 阎王驾到 离婚时孕吐,被前夫撞见跪求复婚 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