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猖狂多铎(1/2)
关外之地,早已经份属满清,而这次大军调动却是满清的一次尝试。
实际上,努尔哈赤时代的满清虽然立国,却并不存在入主中原的野心,而到皇太极继位,和明军打仗每战必胜,这才慢慢滋生了野心。
距离袁崇焕离开喜峰口已经过去一周的时间,曹子诺也初步了解了此时边关的一些情况。
喜峰口是大关,按理说绝不应该仅有两万人驻守,而之所以发生这件事情却是因为袁崇焕将大批的军队调到了宁远。
对于此时的满清来说,攻占宁远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的。
可以这样说,若是不占领宁远,哪怕是将喜峰口送给满清,后者也绝对没胆子占据下来不走。
但是,袁崇焕这时候怕是犯下了一个天大的错误,满清自败给他一次后,却是已经不再想着立即抢夺土地,而是想要抢夺物资和人口。
入寇,入寇,说起来大明末期最大的流寇不是那些农民军,而是满清。
六次入关,掠走的物资和人口支撑起了后期满清的崛起,如果不存在这六次入寇,哪怕大明内忧外患,也绝对轮不到满清入主中原。
七天的时间,曹子诺也没有丝毫的浪费,而是每日督促麾下五千士兵实弹练习。
好在的是这会儿的大明还不是几年后,加上接连几个边关大将都不是庸才,从几十年前的熊廷弼,到现在的袁崇焕,每一个实际上都有着将大明拯救出来的力量。
这喜峰口的战略物资却还是极为足够的,而米尼弹也并不复杂,这倒是让曹子诺省却了许多物资寿命点。
而一个星期不停的实弹练习也让五千新兵飞速的成长,现在这五千新兵不敢说已经是精锐,但是,最起码打枪的速度和阵型已经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同时,手上掌着大权,曹子诺更是下令喜峰口的物资敞开供应,连同他的五千新兵,和一万五老兵,每天都能吃饱饭。
短短的七天,喜峰口守军的士气最起码翻了一倍。
当然,留下的几个将领脸色也苦涩了一倍,要知道,这里的物资都是袁崇焕千辛万苦积累的,不谈准备供给喜峰口数年用度,甚至还打算必要的时候支持关外的要塞。
当然,这些将领却不知道,历史上这些物资最后全部都便宜了满清鞑子。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