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素有天官之称。
王清晨所任考功司郎中又掌官员政绩之评定,官员升迁之权柄。
他也没想到这个职位竟然真的被他收入囊中,看得出梁朝定然是下了血本的。
至于他要在这个位置上做什么,怎么做,就真的不太好说了。
……
“王郎中您总算来了,尚书大人早在都堂等候多时了,等您见过尚书大人之后,卑职再带您熟悉署衙”
王清晨也没有耽搁,翌日便到吏部报道,不过却是第一时间却是被领到尚书赵琦处。
不过,这也是正常流程,到一地任职肯定要先熟悉上官。
郎中之上还有两位侍郎一位尚书,可以说在考功司,王清晨算是一人独大。
不过在吏部,他却只能算是初来乍到。
和秘书省的逼仄,刑部的严谨不同,吏部格局突出的就是一个大气。
这种大气表现在方方面面。
其一则是吏部的工字格局,在他待过的几个衙署算是比较特殊的。
由多个院落相互连接而成,每个院落又有各自的功能。
院落之间通过门、回廊等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保证了各部分功能的相对独立性,又便于人员往来和信息传递。
其二便是吏员表现出的自信。
自信好像就是吏部的标签,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在吏部同样适用,即便是没有品阶的吏员,也不唯唯诺诺,反而自信大方,仿佛天然比其他衙署高上一等。
其三便是衙署风气。
王清晨虽然初来乍到,但是整个吏部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放松的,就他自己能够感觉到那种简洁高效,没有虚伪客套,没有阿谀奉承,或许和赵琦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下官王清晨,拜见尚书大人!”待小吏通传之后,王清晨整了整官袍,理了理心绪,径直走进了正堂。
一场面试必不可少。
“不必多礼。”赵琦给王清晨的感觉和书院夫子很是相近,不过却多了上位者的威严,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气质。
“明年便是考课之年,考课从明年年初就要开始,所以一应考课内容要在明年之前便通发各地,你又是初次主事,可有信心完成。”
这一上来便上强度,王清晨心头微颤。
“回大人,皇孙殿下以尚书相托,不知尚书大人可有指教?”王清晨也只是试探,倘若梁朝真的有所谋划,必然要和礼部尚书通气。
“吏部事务繁多,倘若你能独立完成,便可便宜独断,不必过问,倘若皇孙殿下有所指使,找他便是”不过赵琦丝毫不露马脚,王清晨也不得不深思其中关节。
是真的没有谋划?还是直接甩锅?
“卑职知晓”对于赵琦的态度,王清晨倒不玻璃心,毕竟他一个关系户,被怎样对待都不奇怪。
“前任郎中做的考课之法你若觉得有用便参考一二,若觉得无用自行处置便是,只是如今已经七月,切莫误了时间”
从赵琦的话中,看的出其真不想插手此事。
要不然多多少少一些暗示他肯定能察觉一二。
“卑职知晓”赵琦此番表现得既不亲近也不疏离,从头到尾只是简单的上下级谈话。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