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明泽带着军报急急的去了寿康宫,谢琬也紧跟在萧明泽的身边,她的舌尖弥漫着一股铁锈味,但只有如此,谢琬才能保持自己的理智。
萧明泽将军报递给了赵太后,神情严肃,
“先前去北戎打探的消息已经传回,今岁北戎那边也久未降雨,只怕粮草不足以支撑他们过冬,故此南疆与潼关都遭到了侵袭。儿臣想御驾亲征,驱赶北戎,一劳永逸。”
赵太后的目光从军报上一划而过,最后落在了萧明泽的脸上,目光中带着十足的探究意味,一手压在军报上,
“御驾亲征并非小事,皇帝乃国朝根本,若是有半点损伤足以让国朝动荡。且皇帝你还年轻,没有上过真正的战场,朝中也不是没有能用的人,倒也不必如此激进。”
“儿臣记得昔年便是皇祖父打退了北戎人,夺回了潼关,才保我朝数十年太平。父皇与母后励精图治,才有我朝如今的国富民强,然而北戎野心卷土重来,若此番不将他们打痛,只怕后面数十年边境便会一直在战火中了。
儿臣不愿久居在安乐之中,凡事都有第一次,儿臣从小都是各位名师教导,此番也该到了儿臣历练的时候了。请母后相信儿子一次,儿臣誓要将北戎人赶回草原去!”
赵太后的目光一直盯在萧明泽的脸上,“皇帝真的执意如此么?”
萧明泽回望着赵太后,面色郑重,“儿臣已经想好了。”
赵太后的指尖轻轻点在手下的军报上,御驾亲征自然要靠兵符调动各州军队,号令将士。
萧明泽这是意在兵权呢。
“兵部尚书许雍带了三万人马去南疆,此前沈时戎也带走了一万人马,此次皇帝又想要多少人?
你皇祖父当年是打天下,虽然打下了太平江山但是也劳军劳民,后来遣散了许多军队。眼下各州的驻军不能轻易挪动这你也是知道的,再除去京畿守卫,即便是算上皇帝身边的羽林卫,能动用的也只有八万人马了。
皇帝,你要想清楚。此战若胜便罢了,若败了,丢的不止是皇帝你的面子,更是大燕的国威。”
赵太后的语气深沉,眉眼间含着的是警视。
“兵马在精不在多,这些军马一直操练着,儿臣有信心。”
萧明泽坦然回视赵太后,并没有因为赵太后的恐吓而惊慌失措。四目相对,火药味在空气中慢慢的挥发。
赵太后忽而挑了挑眉,松了神色,“皇帝既然执意如此,哀家也拦不住——竹青,去取兵符来。”
萧明泽站起身拱礼,“多谢母后,儿臣定不负母后期望。”
竹青将兵符交到了萧明泽的手中,萧明泽也不再多加逗留,转身带着谢琬离开了寿康宫。
竹青看着萧明泽挺拔的背影,眉头不由得拧起,她回到了赵太后的身边,
“太后就这么轻易将兵符给出去了吗。”
赵太后扶着桌子慢慢的站了起来,身形有一些佝偻下去,“年轻人想要历练是常事,等他们吃了亏就知道回头,也就知道有哀家为他遮风挡雨是件幸事了。”
“可若陛下真的……那潼关岂不是……娘娘还是再想一想吧。”
“你的意思哀家知道,小孩儿嘛,打打闹闹的,自然还是要大人给他们兜底。”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