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姝取出昨天采集到的白蚁窝土块,给每人都分了一块,告诉他们白蚁窝可以作为陶器的黏土材料来源。
而且白蚁窝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不一次性开采完,白蚁就会不停修复它们的窝,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黏土。
林姝内心暗暗吐槽:这个办法真是资本家听到都落泪啊。
介绍完土块,林姝给每人一个竹筒,带他们去河边装一些水用来和黏土,顺便告诉他们河边可取用的黏土是什么样的。
最后大家都蹲在茅草屋前的空地上,在石板上敲碎白蚁窝土块和泥巴。
林姝取出之前烧裂的陶碗碎片,掰碎之后给每人都分了一些:“这些是之前的陶器碎片,在黏土里加入这些敲碎的粉末可以防止烧制过程中陶器炸裂。”
陶罐比陶碗大很多,直接用手捏很难成型,林姝这次到了更为简单的泥条盘筑法。
所谓泥条盘筑法就是在做好的黏土底盘上用泥条一圈圈围绕着捏出陶器形体的方法。
这还是林姝在景德镇旅游时一时兴起参加的手工陶艺课上教的方法。
她在三人面前示范捏了一个陶罐,接着就耐心等待三位徒弟的成品。
老河性格比较严谨沉稳,他捏出来的陶罐和林姝捏的基本一致,捏完之后还会严格按照林姝所要求的那样去仔细抹平陶罐的表面,使整个陶罐更加精益求精。
林姝连连感叹:“老河你真是来对地方了,做的太好了!”
老河嘿嘿笑了:“没有没有,就是耐心好一点而已。”
两个小孩这边就有点惨不忍睹,十岁刚出头的年纪刚好是控制能力弱且好玩的时候,两个小屁孩捏出来的泥条粗细不均导致陶罐也歪歪扭扭厚薄不均匀。
不过仔细一看这俩小孩捏的陶罐也有各自的特色。
小石头的陶罐长了两只“耳朵”提手,而小牙的陶罐上用树枝画了一些简易的花纹。
“很不错,都是未来的陶艺大师!”林姝毫不吝啬地夸赞。
反正黏土大把的有,慢慢来就是了,做多了总能越来越好。
小石头和小牙看了看老河的陶罐,再看了看他们做的,他们自己也觉得对比太过惨烈,连忙胡乱将自己的作品揉作一团。
林姝甚至都还没反应过来,陶罐泥坯就已经成了一团泥巴。
“我们再做一次。”两人凑在一起小声交流着又起了捏陶罐。
“没事,刚刚做的也很好,耳朵提手和小花的想法都很好,可以继续保留。”
林姝本想摸摸两人的脑袋,但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泥巴又作罢:“只要注意一下泥条的粗细就好了。”
……
最后每人捏了一个陶罐,数个陶碗陶盘,甚至还捏了几个带盖的陶锅。
全部的陶器整整齐齐摆满了一地,绕着圈放在火堆边上烘干。
林姝看了看天,还好最近一段时间都是晴天,要是下雨天还得先搭个专门保护泥坯的棚子。
不过这些都可以后面慢慢添置,现在就这样将就一下也挺好的。
由于数量太多,烘干这些泥坯用了不少的时间,等到了下午接近傍晚的时候,这些泥坯才完全烘干。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