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在问你,还是你在问我啊。”傅柏笑着往嘴里送了一口粥说道:“那我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成为了你口中的那个有钱人,碰到了饥荒年你应该怎么办?”
“那我肯定是开仓赈灾啊。”小海毫不犹豫地说道:“姐,你问这做什么?”
“一个灾民每天吃一斤粮食,十天就是十斤,一千个人就是一万斤。”傅柏做了一个简单的公示说道。
“一万斤!”小海愣了一下。
“没错,如果真有了灾荒年,有何止一千人。”傅柏继续说道:“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工代赈。”
小海这一次并没有说话,很显然他也是没有听明白傅柏的意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你知道吧。”傅柏言简意赅道:“其实道理差不多,就是通过雇佣的手段来促进资金回流,这相比于一味的坐吃山空要有用的很多,要知道粮食的生长周期比较缓慢。”
“姐,你说的我明白了,可是去哪里弄那么多的粮食啊。”小海轻声说道。
“当然是贸易。”傅柏继续说道:“很多人种地的时候会觉得有所矛盾,如果遇到一个丰收年,粮食多了,可是谷贱伤民,粮食依旧是卖不出价钱去,可是如果遇到了一个灾荒年,粮食收获的少了,自己也是不够吃,粮食少了,价格反而高了,很多人就会第二年多种粮食,这样就会陷入一个循环。”
小海听得一头雾水,可是又好像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我们要在某一处建立一个交易所,在粮食收获之前进行一个时间差,通过这种手段,商家也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也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就算是遇到灾年,也可以让农民去做一些活儿,然后在给予他们粮食,这样便会形成一个闭环,这个专业词语就叫做期货。”傅柏简单明了的说了自己的想法。
小海咽了一口唾沫:“姐,你说的可能会实现吧。”
“当然会,只不过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有充足的经济支柱,要做期货手里需要有大量的现金。”傅柏说出了难处。
“姐,要多少钱?”小海犹豫了一下说道。
“也不多,一百多万两银子。”傅柏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让小海吓得尿了裤子。
“多少!?”小海震惊之余还不忘提醒道:“一百多万两?”
“嗯嗯,这是现金流,还需要地皮,票号,仓库,以及专门的运输部门,加上这些配套设施的话差不多一百五十多万两银子。”傅柏简单说明了自己的资金开口难处。
小海哆哆嗦嗦的从口袋中掏出十几个钢板说道:“姐,我身上的全部家当就是这些钱,要不要我带你去看看大夫?”
傅柏冷哼了一声:“看你这点出息,以后这些产业要都交到你手上那你岂不是受不住?”
“守不住,守不住,完全守不住。”小海不停的摆手:“姐,你给我十两银子我都守不住,别说一百多万两了。”
“瞧你这点出息。”傅柏不屑的说道。
小海尴尬地挠了挠头:“那姐你说,咱们现在应该去做什么?”
“借钱。”傅柏吃饱喝足之后一抹嘴说道。
“借钱?去哪借钱?那可是一百五十万两!”小海紧张兮兮道。
“别着急,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咱们手里有技术还怕这个?”傅柏不以为意的朝着街道上走去。
“你还没告诉我去哪呢?”小海道。
“军营,找你家二公子去!”傅柏头也不回道。
抱歉,章节内容加载错误,未能成功加载章节内容或刷新页面。
Sorry, there was an error loading the chapter content. We were unable to successfully load the chapter or refresh the page.
抱歉,章節內容載入錯誤,未能成功載入章節內容或重新整理頁面。